金银花,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联想到它那独特的美丽。它究竟长什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揭开这神秘的面纱,一探究竟。
金银花,又名忍冬,是一种多年生半常绿缠绕及匍匐茎的灌木。它的名字来源于其花朵的神奇变化。初开时,花朵洁白如雪,宛如一位羞涩的少女;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朵逐渐变为金黄色,犹如一位成熟的贵妇。这种由白转黄的变化,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金银花的花朵形状十分独特,呈漏斗状或钟状,花色为白色或黄色。花朵一般生长在枝条顶端或叶腋处,花序为聚伞花序或顶生花序。花期一般在6月份至8月份之间,花期较长,每一朵花可以绽放3-4天。
金银花的叶子形状也十分独特。叶子为对生叶,叶片为卵形或椭圆形,叶子边缘有细齿。叶子的颜色为深绿色,叶面有光泽,叶背面有毛。叶子的大小一般为3-8厘米,叶柄长约1厘米。
金银花的果实为浆果状,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为6-8毫米。果实的表面光滑,颜色为深紫色或黑色。果实内含多数种子,种子呈扁平状,颜色为黄色或棕色。
金银花的幼枝洁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无毛。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时卵状披针形,稀圆卵形或倒卵形,极少有1至数个钝缺,长3~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少有钝、圆或微凹缺,基部圆或近心形,有糙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小枝上部叶通常两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叶常平滑无毛而下面多少带青灰色;叶柄长4~8毫米,密被短柔毛。
金银花的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与叶柄等长或稍较短,下方者则长达2~4厘米,密被短柔后,并夹杂腺毛;苞片大,叶状,卵形至椭圆形,长达2~3厘米,两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苞片顶端圆形或截形,长约1毫米,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长约2毫米,无毛,萼齿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顶端尖而有长毛,外面和边缘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后变黄色,长(2~)3~4.5(~6)厘米,唇形,筒稍长于唇瓣,很少近等长,外被多少倒生的开展或半开展糙毛和长腺毛,上唇裂片顶端钝形,下唇带状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
金银花的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外面黄白色或淡绿色,密生短柔毛。花萼细小,黄绿色,先端5裂,裂片边缘有毛。开放花朵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以花蕾未开放、色黄白或绿白、无枝叶杂质者为佳。
金银花的果实圆形,直径6~7毫米,熟时蓝黑色,有光泽;种子卵圆形或椭圆形,褐色,长约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两侧有浅的横沟纹。花期4~6月(秋季亦常开花),果熟期10~11月。
金银花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它多生于较湿润的地带,如溪河两岸、湿润山坡灌丛、疏林等。
金银花不仅外观美丽,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它性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利咽降火、消肿散结等功效。对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小儿痱毒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同时,金银花还对于肝炎、乳腺炎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能够消肿散结,促进炎症的消退。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等多种致病菌及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力。此外,金银花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早孕、护